【热门】重阳节作文三篇
无论在学习、工作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吧,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,聚集在一块。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作文3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重阳节作文 篇1
关爱今天的老人,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。今天是重阳节,我决定帮爷爷洗一次脚。
吃过丰盛的晚饭,我把爷爷拉到浴室里里,并且拿了一张椅子让爷爷坐上去。
爷爷笑着问:“孙子,你拉我到这儿干什么呀?”
“过会儿您就知道。”我有点紧张地说。毕竟是第一次给爷爷洗脚。
我把脚盆拿了出来,加了热水又加冷水,调到适当温度后,拿到爷爷面前。“给我洗脚吗?哈哈,孙子得力了!”听了这话,我还真惭愧,从小到大,我还是第一次给爷爷洗脚呢。
我把爷爷的鞋子脱去,把他的脚放到盆里。这时我发现:爷爷的脚上生满了厚厚的茧。我看着爷爷这双生满厚茧的脚,暗下决心:我要学着承担家庭的重任,为爷爷奶奶,为爸爸妈妈,更为自己!我用湿水冲爷爷的脚,不一会儿,他的脚就不再干燥了,显得湿润了。我问爷爷:“您脚上的老茧是哪里来的?”
“以前人们没钱买自行车,就用脚走路去几里外的地方买东西。”爷爷谈笑风生说。
我听了这些话,支吾了。爷爷问:“怎么了?”我终于鼓起勇气说:“爷爷,我爱你!”爷爷愣住了,过了一会,说:“好孙子,我也爱你呀!”
我把毛巾挤干,把爷爷脚上的水擦干。我帮爷爷洗完脚了!
俗话说“鸦有反哺之义,羊知跪乳之恩”,我今天也做到了!
重阳节作文 篇2
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,即是登高。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登高所到之处,没有划一的规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
早在西汉,《长安志》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。在东晋时,有著名的“龙山落帽”故事。据《晋书》中《孟嘉传》载,九月重阳这天,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(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),孟嘉观赏山景,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。桓温叫人作文笑他,他也不示弱,作文答辩,一时传为佳话。
南朝时,梁人吴均在《续齐谐记》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:汝南人桓景,随费长房游学,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,盛茱萸系臂,并登高,饮菊花酒,才可免祸。桓景照办了,才逃脱灾祸。这个故事,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。
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,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,并饮酒吃肉,享受一番,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,更有吸引力。如隋时孙思邈《千金方·月令》:“重阳日,必以看酒登高远眺,为时宴之游赏,以畅秋志。酒必采茱萸、菊以泛之,即醉而归。”记隋代风俗,已与后世近似。在南宋的《梦粱录》卷五载:“日月梭飞,转盼重阳。……是日‘孟嘉登龙山落帽,渊明向东篱赏菊’,正是故事。”南宋韩元吉《水调歌头·九日》上片:“今日我重九,莫负菊花开。试寻高处,携手摄展上崔嵬。放目苍崖万仞,云护晓霜成阵,知我与君来。古寺倚修竹,飞槛绝尖埃。”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。
明清时,北京地区登高颇盛,《燕京岁时记》云:“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。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,出都登高。南则天宁寺、陶然亭、龙爪槐等处,北则蓟门烟树、清净化域等处,远则西山八处。赋诗饮酒,烤肉分糕,询一时之快乐也。”不论文人百姓,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、烤肉食用。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、烤具、车马、乐器,登高台、土坡,架起幕帐、桌椅,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,并唱戏奏乐,听歌看舞。如清末慈禧太后,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、野餐、烤肉,并架蓝布围障,防止闲人偷看。在玉渊潭等处,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。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。
重阳节作文 篇3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在这收获的黄金季节里,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,后天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老人节——重阳节了。此时,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外婆开心、快乐。
外婆就住在我们家,因为我从小是在外婆身边长大的,所以外婆是我最亲最亲的人,我就想早点给外婆尽孝。这不,机会来了。吃过晚饭,爸爸和妈妈出去散步去了。我就赶紧放了一盆温水,端到沙发旁边,然后又去把外婆扶出来,让她坐在沙发上。我把外婆的袜子脱掉,放在凳子上。自己用手试了试水温,才把外婆的脚放进去。我又顺便问外婆:“外婆,水温还行吗?”外婆笑着说:嗯,很好。棋棋长大了呀!知道孝顺我了!“我听了外婆的话,心里美滋滋的.。
脚洗完了,我用擦脚巾给外婆擦了擦脚。把外婆的脚放在高度适中的凳子上,让外婆坐下,开始小心翼翼的给外婆修脚指甲,外婆一眼不眨的看着我,嘴里不停的嘟哝着:郑棋长大了,郑棋长大了……听着外婆的嘟哝,自己也立刻觉得自己已是个大人,也更应该好好伺候我可亲的外婆。修完脚后,我又站到外婆身后,给外婆捏肩、捶背,边捏边问:外婆,我的手劲行么?外婆高兴的合不拢嘴:嗯!行!好好好!
看着外婆笑了,我也笑了。我祝愿我的外婆开心、健康、寿比南山!